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百九十章 爹(第1页)

下午,周书仁回家,“我怎么觉得,家中的丫鬟小厮少了不少?”

“不是错觉,这不是今日庄子契书到手,我选了一些丫头和小厮先过去收拾,家中的人的确少了。”

周书仁惦记赏赐,“太子府可送契书过来?”

竹兰回忆着王管家回来的描述,笑容特别的灿烂,“上午就送来了,王管家已经去看过,庄子面积大,建筑也很雅致,冬暖夏凉的,好几个温泉池子,冬日能过去泡温泉。”

周书仁想着雅致的确像太子的性格,“这庄子让人好生看顾着,别糟蹋了。”

“放心好了。”

吃晚膳,昌廉急着和爹分享好消息,“爹,今日儿子进宫,得了皇上的赏。”

周书仁嗯了一声,继续看着老三。

昌廉会看脸色,忙接着道:“儿子都是借了爹的光,没爹就没儿子今日的赏,爹,儿子敬您一杯酒。”

周书仁嘴角翘了翘,“万不可自大。”

昌廉虚心听教,“儿子谨记爹的话,万事小心谨慎。”

周书仁满意的很,“嗯,你也不错,昨个皇上还顺嘴提过你。”

昌廉激动了,“提了儿子什么?”

周书仁勾着嘴角,“看在你爹我的面子上,说你不错。”

昌廉抽了下嘴角,“儿子沾了爹的光。”

竹兰忍着笑,周书仁故意逗昌廉呢,目光看着空的位置,那是容川坐的,今日容川又没回来吃饭。

宁国公府,容川站在国公府门前,“今日来国公府吃饭?我,我没准备好。”

这太突然了,这哪里是惊喜,惊吓才对。

宁绪摸着容川的头,容川现在是他儿子,这些日子当爹的感觉是真的好,他嘴上不在意子嗣,心里骗不了人,他还是在意的,“你外,你爷爷念叨你好些日子,爹扛不住你爷爷念叨,今日带你回来吃个饭。”

差一点说漏嘴!

容川没注意,心思都在爷爷身上,想到上次见到的宁国公,老态特别的明显,又想到宁国公身子不好,“儿子的错,应该是儿子主动见爷爷才对。”

宁绪笑着,“你也没错,这是人之常情,走吧。”

宁国公府,宁国公听到管家说人到主院门口了,站起身想去迎,随后又坐了下来,他不想吓到孩子。

宁国公夫人就没那么多想法了,站起身去迎,她只见过画像,还没见过真人呢!

宁国公夫人见到容川,眼泪落下,“像,太像,我的绍儿回来了。”

容川有些慌,他听爹说自己像大伯,瞧见奶奶的模样,看来不止是像,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任由奶奶抱着。

宁国公也坐不住了,忙出来看妻子,听着一声声绍儿,眼睛也红了。

宁绪一看头疼,他就知道会这样,小心的扶着娘,老太太不撒手,手劲不小,“娘,咱们进屋说。”

宁国公夫人哭的不行,根本听不见小儿子的话,她觉得绍儿就是容川,绍儿一定是舍不得爹娘,所以重新投胎了,这心疼的好像刀子割的一样,“啊,我的绍儿啊。”

容川听着一声声悲鸣,心里难受的紧,抱住奶奶拍着奶奶的后背,“奶奶,不哭了,大伯在天之灵也不愿意看到您再伤心,孙儿会带着大伯的一份一起孝顺爷爷奶奶,您别伤心了。”

宁国公本就忍着眼泪,听这话也老泪纵横,这孩子多贴心,皇上这么多年,终于做了一件让国公府死心塌地的事,“好,好孩子。”

最后老太太哭累了,得了,晚饭也不用吃了,直接叫了太医,老太太躺着手也拉着孙子的手。

热门小说推荐
恐怖教室

恐怖教室

学校后面有一个废弃教学楼,经常有人在里面失踪。但只要出来的人,都能一夜暴富。我偶然之间进去了,破旧的教学楼,昏暗的教室,还有一个穿着校服,手拿匕首,满身是血的女人。我出不来了...

总裁的天价穷妻

总裁的天价穷妻

都说婚姻要门当户对,堂堂帝国总裁怎么娶了个穷妻?冷傲低调的温庭域vs市井小民顾念念。他是a市最有权势的男人,而她只是普通得扔到大街就再也找不到的女孩。他们的结合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他把她宠得上天入地,让所有人都艳羡嫉妒。所有人都说温庭域只是玩玩,总有天会把顾念念给像扔垃圾一样扔了。然而婚后,他将她从一个平凡的小市民...

我是王富贵

我是王富贵

我是王富贵。在大明朝,没有人比我的钱更多,没有人比我的官更大不过要做这两点,首先就要帮朱厚熜坐上龙椅,要帮他保住自己的亲爹。守护最好的朱厚熜,坚决捍卫兴献王的亲爹身份不动摇总结起来,就是两个中二少年的抗争之路,无论有多难,我都要这满朝大臣,烟消云散!读者群284427642...

首席强制爱:独宠迷糊小娇妻

首席强制爱:独宠迷糊小娇妻

老公,我想在花园里种玫瑰!某人将她霸道拥入怀,花有什么好种的,来和我种草莓。传闻雷厉风行的总裁大人冰冷的外表下其实有一颗少女心,殊不知先生,太太又在您的跑车上画卡通!当晚,她气呼呼地瞪着美眸,我要和你离婚!某人脸色一沉,看来我还没有好好地爱够你,封太太!恋人之间最美的情话就是,我想你...

全能大佬又被拆马甲了

全能大佬又被拆马甲了

双强双洁互宠扒马,男帅女拽听闻帝国墨爷的太太是个不学无术的小霸王,各路人马暗中看笑话。学习垃圾?陆眠甩出理科状元的高考成绩单。没有才艺?陆眠一手弹琴一...

大明从慎重开始

大明从慎重开始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