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康熙十七年八月十五,辽东已是秋风凛冽。
随着一阵哗啦啦的声音响起,数百只马蹄踏过河水,当先一骑已经踏足盛京城外的浦河南岸。紧接着是上百名骑士跟着涌了过来。马上的那人,头戴瓜棱如意帽,身穿黄色夔龙凤暗花绸皮行服袍。一张麻脸,不怒自威,正是大清九五之尊,康熙康麻子。
浦河南岸的道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现在已经是东北平原上春小麦秋收的季节,所以麦田当到处都是弯腰在抢收麦子的农民。看见康熙皇帝经过,这些从关内什么地方跑到东北这旮旯来求活的汉人佃户,全都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口。康熙策马途径之处,无论男女老少,都趴伏在麦田当中。。
康熙看到这一幕,心情顿时就舒畅了不少,还勒住胯下战马的缰绳,停在官道上,对朝自己跪拜的农民道:“平身,平身。。。。。。收你们的麦子去吧,多收一点,比什么都强,若是等秋雨下来,就会麦子烂在田里了。那今年冬天,你们可就要挨饿了。”
康熙说的是真心话。。。。。。浦河以南的这一片黑土地都是他的皇庄,收上来的麦子四成归他,余下六成才是佃户的。
四成的租子如果放在已经均了田的大明或吴周,那真是高得有点离谱了,但是对于这些从山东、河南、直隶、山西逃亡出来的汉民而言,还真是皇恩浩荡了。
毕竟这四成租子就封顶了,没有摊派、没有杂项、没有火耗、没有丁钱,当然了也没有利息。种子、农具和耕地用的马也都是康麻子的内务府出的,而且只需要有借有还,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
而且为了确保内务府的奴才不乱来,康熙已经连着两年在盛京过冬了。。。。。。为了多收几个租子,顺带着促进东北开发,这康麻子还真是够拼的。
而东北这边的土地那是真的肥沃,还都是开垦过的,复耕起来比较容易。在这些关内佃户接手之前,因为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耕种,所以都种了牧草——在寒冷但不缺乏水源的地区种牧草是一种“养地”的办法。而这些位于盛京附近的土地本就是黑土地,在大清入关后就一直养着,都快养出“油”来了。因此产量极高,虽然只能种一季,但是随随便便也能打五六百斤麦子!
这五六百斤麦子中的四成虽然要交给大地主康麻子,但是剩下的三百多斤,还是远远超过关内黄土地上一亩薄田力耕两季的总产量。
所以在东北黑土地上给皇上家当一年佃户的收入,可远比他们在关内种自家土地的收入高。
而且皇上家除了租子以为就不要别的了,而关内那些“乡贤”可一个个猛如老虎恶如狼,各种巧立名目,恨不得把下面的农民生吞活剥了。。。。。。所以这些黑康麻子家扛活的农民,对康麻子还是很感激的。
看着佃户们感激涕零地去了,康熙皇帝却是长叹一声。
他的前任老丈人,已故的孝诚仁皇后之父噶布喇看见他叹息,马上策马上前道:“皇上,今年辽东皇庄的租子应该可以超过七十万石麦子了。。。。。。都快赶上明朝永乐年间辽东军镇的屯田收入了。
另外,八旗亲贵们在辽东的庄子大多也收入不错,合计也当在百万石以上。
照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不出十年,辽东皇庄、旗庄的收入就能超过一千万石了!这辽东,实在是我大清的宝地啊!”
其实辽东这旮旯在明朝后金崛起前就发展的非常不错!
当时辽东的汉人人口有好几百万,仔细数数,也许都上了千万,后来跟随熊廷弼逃入关内的还有两百多万呢。
虽然当时还处在小冰河期中,但是东北的春小麦照样长得挺茁壮——小冰河期对农业的打击主要是西北和中原的干旱而不是寒冷。对于压根不缺水的东北而言,无非就是冬天凉一点,种不了冬小麦,但是春小麦没有问题。
说出来也许有人不敢相信,就在同一时期,老毛子那边甚至在雅库茨克的冻土上种粮食。干这事儿的就是那个姓氏被用来命名哈巴罗夫斯克的哈巴罗夫——这家伙让人在春季刨开冻土层,在冻土层下面的土地上种粮食!这样都行,在气候温暖许多的辽东种麦子和大豆就更不是什么问题了。
“朕过去也知道辽东的好,却不曾想到辽东土地肥沃如此!”康熙看着很有点慨叹,“可这么好的地方,又为什么要用柳条边墙圈起来呢?我大清在东南沿海搞沿海迁界,沿海二十里到五十里的肥沃土地都要抛荒,鱼盐、海贸之利统统不要,还逼得沿海之民走投无路,全成了反贼。而东北老家照理说是国之根本,怎又圈着不让种田。这事儿办的。。。。。。”
噶布喇低声道:“这还不是为了防汉人。。。。。。”
康熙又是一声叹息:“可惜防得了汉人顺民,防不了真正的反贼。。。。。。噶布喇,你听说那个什么‘惟欲灭亡大清,必先收复辽东;惟欲收复辽东,必先收复朝鲜’的说法了吗?反贼已经盯上辽东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康熙说的这一段明显是从《田中奏折》上抄来的,不过他没看过原版,只是从儒宗总堂和内务府粘杆处得知了这一段话。据说是出自诸葛三和的一个什么《伐清出师表》!
这个《伐清出师表》说的就是一个统一中国的路线。。。。。。按照诸葛三和的说法,“惟欲一统天下,必先吞灭清妖;惟欲灭亡清妖,必先收复辽东;惟欲收复辽东,必先收复朝鲜”。
也就是说,大明北伐的路线不是从渡淮北征开始,而是先渡海收复朝鲜,再以朝鲜为基地跨过鸭绿江去争夺辽东,拿下辽东之后再进逼辽西,最后打进山海关,定鼎北京城!
而理由嘛,诸葛三和也说了。就是辽东、辽西乃是清妖根本,失去辽东、辽西,清妖就成了无根之木,必死无疑!
而河南、山东,并非大清根本。失去河南、山东,大清还有直隶、山西,甚至可以退出关外,蛰伏辽东,以待将来。
另外、朝鲜、辽东、辽西都沿着大海,如果大明没有海上优势,自然不可能越过河南、山东、直隶,直接打朝鲜、辽东、辽西。
但现在的大明是拥有强大海军的,跨海征朝不是问题。
而要从朝鲜开始进攻的原因,诸葛三和也在《伐清出师表》中说了,就是因为朝鲜素来亲明,自认为大明天下的一部分,而且朝鲜王国的人口不少,在册的人口有四五百万,算上隐户和奴隶,至少有八九百万。
考虑到现在大明所辖地盘上的人口还不到三千万,这八九百万朝鲜人的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有了这八九百万,大明至少能在朝鲜布署十万大军!
这十万大军的后勤转运,甚至相当一部分的军需,都可以由朝鲜负担。
而大清在辽东、辽西的人口,目前只有一百多万。。。。。。人口太少,自然无力支撑大军后勤。
所以一旦朝鲜为大明所夺,辽东、辽西必危!
也正因为看到了这份《伐清出师表》的抄件,康熙才极为担心,才会给邓光明、于成龙下旨,让他们千万小心。
可是旨意送出去后,康熙还是心神不宁啊!
喜欢活埋大清朝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活埋大清朝
一个活在三次元世界,所有的缺点都被无限放大,在这个现实的社会几乎无处遁形的死肥仔,只能在虚拟世界里,追寻自己的青春和梦想。一次从梦中醒来,却发现身边多了一个完美男神,而他竟然是自己笔下的产物!也因为他的出现,她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胖妹变女神,屌丝女作家变大明星?!不,这些都还不够!他说,他会陪她走向世界之颠,去看最高最美的风景!展开收起...
本是山村小农民,谁知化身金疙瘩!董三生是个农村孤儿,生机都成问题,不料夜宿山神庙竟得到神葫芦,从此走上康庄大道!开饭店建学校搞投资办大事人不能忘本,他扎根农村,誓要做史上最强小农民!不知不觉间,他才发现,身边的美女越来越多,那一双双炙热的眼神,竟让他难以抗拒...
盛以若与傅兆琛是假偶天成。她图他庇护。他贪她美貌。成年人的游戏取于利益,缠于欲望。三年情断。有人问盛以若,她和傅兆琛是什么感觉?身,心愉悦。有人问傅兆琛,他和盛以若怎么打发时间?日,夜贪欢。你我皆是俗人,应懂得难以启齿的往往不是感觉,而是感情。落魄美艳千金VS霸道矜贵阔少双洁1V1...
一个苦逼的小屌丝,无意中买了一个智能软件,啥是天才,一看就会,金钱,赚到手软,美女,我不稀罕,且看一个小屌丝的逆袭之路。...
南山每晚总有两个小时,灵魂会附到相识人的物品上。有一天晚上,她成了男友的手机。结果半个小时前对她道过晚安的人,正在和一个娇滴滴的女生聊天。在听清楚他们明天的约会时间地点后,她让手机强制关机了。南山呵呵,不想听你们谈情说爱。一年后,南山与某人确定了恋爱关系。某人兴致勃勃,诱哄道要不要先验货?南山不用。穿成他家花洒的时候,就把他有几块腹肌都数的清清楚楚这种事情她会说?...
某天,凌山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笑傲江湖的世界!虽然穿到了小师妹的身上,但凌山十分淡定地表示这个可以接受。既然成了女人,还是挺漂亮的女人,不对自己来一发真的好吗?话说,后宫又不是只有男人能开异性恋都去死,百合才是王道啊!那就先攻略任大小姐吧!于是一代女剑神崛起于华山之巅,笑傲江湖风云!等等,这个江湖好像不太对劲,邀月小龙女天山童姥霁无瑕你们怎么来了?无双城外,十二圣兽聚风云。不动山巅,一剑西来问金银!天门破碎,仙魔争辉。千古万陆,神女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