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七十九章 伏首阙下意有何指恭慈太后再训麒儿(第2页)

袁承天出了军营,已是夕阳西下,但见余晖之下这纵横连营,心中感慨万千,不知今日自己此举是对是错?自己本可以置身世外,让他们自相残杀,待到双方都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之时,一声号令召唤天下袁门子弟,以三十万之众未始不能取而代之,光复汉人天下!——可是如若那样只怕又毁袁门声誉,因为袁门宗旨一向是以光明正大为主,不屑于宵小之辈为之,所以决然不会趁人之危而行卑鄙行径,所以袁承天才予出手制止多铎王爷不义之举,因为他又岂忍看天下苍生蒙难,又自哀哀于道路?既使光复明室,也要光明磊落,心不藏私与嘉庆皇帝一较高下,这样才是英雄所为!

今日马踏连营,可说是意气横生,但觉连日郁闷之气尽去,自己筹备的诸葛神弩也可以弃之不用,少杀人命便是功德无量,心想虽然上天不仁,与祸生民,然而我辈当以古往今来仁人义侠为楷模,以济世为怀,泽被苍生为己任,才不失赤子之心;所以他当下有感而发不由吟诵师父先前常常说的那首诗:此生生在尘世间,不为功名不为钱!吾欲乘风上云天,稽首谪仙不叩首。笑傲只为此生有,丹心偏在昆仑巅!吹发长嘘为何故?仙长练丹为何求?长生海外求丹药,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口的军营大帐,嘉庆皇帝见袁承天乘马而来,中有一人却是他的大师兄傅传书,心想:袁兄弟大义灭亲,真是难能可贵。几句寒暄便进军营大帐,帐中油灯高挑,照得帐中如同白昼。

嘉庆皇帝高踞在坐,见这位袁兄弟风尘仆仆,心中甚为感动,心想朕手下如此众多之人竟无一人如他这般智勇双全,想想也是可悲。他命人摆上酒席为这袁承天接风,席间袁承天出言为大师兄求情,望皇帝网开一面对他这位大师兄以往种种不堪行为莫于追究。嘉庆沉吟不语,因为他此时心想这傅传书与多铎一起兵谋逆,已然是死罪难赦——是为谋逆大罪,如果不加以惩戒,以敬效尤的话只怕以后人人起了私心,朕的天下岂不是乱了?可是他见袁承天求肯的眼神似乎又无法回拒与他,一时踌躇不下。便在此时忽然有本城守将陈祖守前来军帐禀报说城外有多隆阿将军负荆请罪,并且还说带有多铎王爷的遗骸。嘉庆皇帝已然听袁承天说起此事,只是他说王爷忽起恶疾以至身死,并不说这位王爷死于非命,否则细究起来大师兄难脱干系,那样反而招惹麻烦,所以隐而不说。嘉庆皇帝也知道这位袁兄弟说的不尽不实,一时让人难以信服,以他之睿智已然猜中必是这位傅统领所为,只因他也不愿深究,因为有人除去这个心腹大患未始不是好事,因为他素知自己这位皇叔一向野心勃勃,当初他身为摄政王,在朝中行事肆无忌惮,无人制衡,便是那四大顾命大臣也是退而求其次,可说当时之事政由他出,可以说可以任意行事,还好现在已殁,不能死灰复燃岂不是好事一件?所以不与追究!

他虽然心中对这位皇叔的行为耻其作为,然而自己终究不可失了礼仪,必竟那可是皇叔,自己不能不表示,否则人家便以为自己寡恩少义,不是英明少年天子;所以他便身恭迎多铎亲王遗骸。

多隆阿只所以如此做,自有他的考量因为他知道皇帝一向标榜仁孝治天下,更是对恭慈太后孝敬有加,在禁城大内每日早晚必向皇额娘请安以尽孝道。他非但自己身体例行而且也让臣下也如此作为,不可忤逆君上,所以天下人人尽知这位皇帝仁孝治国,所以他便有此行为,希望皇帝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责,因为他怕皇帝一旦震怒,反复无常之间问罪海查布,到哪时未免不可收拾,非但自己身死,海查布也难免身首异处,所以他不得已只有忍辱前来请罪。

嘉庆皇帝见了多铎也不能不哭泣,以为众人之表率。随行之人便劝其节哀顺变,不可伤了龙体。袁承天见他倒非虚情假义,实则出之肺腑,毕竟是亲情所至吧!哭罢多时,他让人将这位王爷遗骸送往京城,让恭慈太后便宜行事,因为这事非同小可不能不告知这位皇额娘,一切让她定夺,这样方不失礼节,皇额娘也不会怪罪自己行事无状!

此间事情一了,他回到军帐便下令让这多隆阿带罪立功,再率领这些兵士重回犁利,镇守边城以防领国忽起偷袭,因为嘉庆皇帝知道北方强领日夜虎伺清国领土,几次三番觊觎,想要步步蚕食,所以当务之急是让他回伊犁会同那伊犁将军共守城池,以期南疆北疆各族之人和平共处,平定动荡局势,非常之时可以便宜行事予以镇压妄想造反起乱的边民,因为先祖创业不易,不能毁于自己,所以不能一味仁慈用事,有时也要用非常手段,不足以平天下。多隆阿见皇帝不予罪责惩罚自己,反而让自己戴罪立功自是受宠若惊,便怱怱饮下皇帝所赐御酒便自起程往北进发。

陈祖守见皇帝对这多隆阿既往不咎,心中赞叹皇帝宽宏大量,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真是个开明天子。袁承天却心中隐忧,因为他总觉得这位皇帝与以往行事作风不同,让人实在不解——因为他可是城府极深的人,而表面却不显露,仿佛和光同尘的样子,其实暗里锋芒,只是不发,一旦发作便是石破天惊之势,只是别人未必可以看得出来;便如这位多铎亲王早生异心,他岂有看将不出来,而其反而不加干预,让他忤逆篡位之心日涨,而这位少年皇帝却隐忍不发,一味韬光养晦,似乎一幅懦弱无能的样子,让多铎野心一发不可收拾,以至铤而走险犯下死罪;而他却剩机出击,一举拿下这位昔日不可一世的皇叔,却又不杀他,让天下人看到他仁慈的一面,实则养虎为患,只是为了将来拿他的把柄,可以明正典刑,这下方才可以服众,否则天下悠悠众口私下还以为自己君恩无情连亲皇叔也不放过,便是皇额娘也要深为斥责,说自己不顾念亲情,毕竟这多铎可是与先帝是为同胞,无论做错任何事都要网开一面,只是忤逆君子却是不能赦免!这也是这位少年皇帝迟迟不动手的原因所在,只待这位皇叔作恶多端,终究会多行不义必自毙,那样岂不是好?当初多铎任意行事,以为少年皇帝可欺,其实正中皇帝的心中盘算已早的计谋,因为他虽心中也惧袁门势力做大,将来一发不可收拾,然则也不便出诏下旨,正好这位皇叔性情暴戾,心中也恨天下乱党,便私自暗中代皇帝草诏圣旨下令天下有司衙门捕杀袁门子弟,一时天下风声鹤唳,以至袁门弟子死伤无数,人人都恨这多铎暴戾,以为挟天子令诸侯,而其时这位皇帝岂又不知,却不向这位王爷发难——要知道矫旨已然是形同造反大罪,罪可诛连九族,只要四大顾命大臣出首那么这多铎便是死罪难逃,可是皇帝故作不知,可不奇怪?唯一可以说通的原因便是这位少年皇帝机谋深远,假手以人杀人于无形,而自己又可以完全独善其身,不被波及——要知江湖乱党之中尽多亡命之徒,情急之下未始不会向这位皇帝发难,而剿杀天下乱党的事情由这位性格暴戾的多铎王叔来做再合适不过,恶名由他来当,而他这位少年皇帝给世人的印象便是个被人挟持无用之人,远离祸事,毫发无伤,可说是一石二鸟,既可杀却天下乱党,又不背不义的恶名;又且可以隐忍不发,一旦有了机会便会一发必中,让对方毫无还手之力,死无葬身之地。

忽然嘉庆皇帝走来,以手覆额呵呵笑道:“袁兄弟我一时倒忘了,此次你居功甚伟,没有你只怕诸葛连弩又要多杀人命,朕于心何忍?朕记得你们汉人有位圣人说过上天有好生之德,人有恻隐之心,君子有成人之美,此皆正人君子所为!只是朕一时忘却了是你们汉人之中那位大圣人所说的话了?”

袁承天一时不知这位少年天子是真忘还是假问,一时不知他意欲何为,但是又想说来又何妨,便笑道:“皇上大抵宵衣旰食,日理万机,忘却也是有的!这几句话出自至圣先师,历代帝王说他是万世师表,这几句话出自他口,自然劝告天下别有用心之人不可乱杀天下生灵,那样与天道不合,有违仁义道德,所以历代君主都以为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再有便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每个皇帝都身体力行,减免天下民众税赋,以为休生养息,这样才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唯为一人也!”

嘉庆皇帝道:“袁兄弟此间已无旁人,你有话尽说,何为天下为公?”袁承天道:“天下为公的意思是普天之下乃是公众共有的,不是一人一姓一族之天下,皇帝之位传贤又不传子,只是……”他似乎想到什么没有说下去,只因为古来帝王有几人能做到?嘉庆皇帝自然知道他话中之意,也是一笑置之。他负手于后说道:“朕依稀记得其中开头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他忽然住口,因为一时想不起来后面的语句。袁承天接道:“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嘉庆皇帝见他一气诵将出来,只是他神情之中却透着悲天悯人之态,心想:每次见到这位袁兄弟欢乐少而忧患多,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在这世间二者选其一不好么,干么非要刀戈相向,非要杀个你死我活不可么?其实他哪里知道汉人从来坚韧不屈,有时面对外敌入侵国破家亡也决然不会退缩臣伏,自古有之宋之岳武穆,文大人天祥君、近者有袁督师等不一而足,他们皆是尽忠报国的英雄好汉,而那些投敌卖甘做爪牙之辈终究是名声尽毁,死后亦是无颜见列祖列宗于地下!

次日嘉庆皇帝见此间已无事,便起程回京,自然顺便带上袁承天和傅传书——只是这傅传书虽然死罪可免,然则活罪不免,还要回京禀告皇额娘让其定夺。本来皇帝可以亲政,可以身体力行,然则恭慈太后害怕这位少年天子意气用事,坏了祖宗法规,所以便垂帘听政,名义上是辅助皇帝处理朝务,然则都是监视皇帝的行为循规蹈矩,不可越雷池一步,所以皇帝也不能随意为之,实则为太后挟制而不得自由!但是在这位恭慈太后看来,自己纯是出自慈母之心,再无他意。皇帝也只有听而任之,实在无法,也只有将上官可情藏匿于深宫大院,既使扮作宫女也不可以随意行走,以免露出破绽为别人发现,到那时不免祸临己身,她的身家性命也难堪,既使他是皇帝似乎也保护不了上官可情——只因祖宗的法规是谁也不可以逾越,他是皇上也不行,所以他只有谨小慎微,不让恭慈太后发现这事情,否则不可收拾!

袁承天也是心事重重,担心这位恭慈太后意气用事,一怒之下杀了掌门大师兄傅传书,他可不是为罪人么?可是又一想自己当初还救过恭慈太后一命,那时如果不是自己出手,太后不免为六足蛇所害,幸好自己识得救了她一命,想来念在过往之事她也不会绝情绝义要杀傅传书——虽然他的行为形同忤逆造反,然则首恶多铎已死,他只是从犯,似乎也罪不至死,所以只要自己求肯这位恭慈太后大抵也会法外开恩,赦免掌门大师兄不死之罪!

又见大内禁宫,记得上次离别禁宫是一年之前的事,这真是物是人非——当初摄政王多铎何等风范,放眼朝堂可说是无人可挡,权倾朝野,一时无两,人生事业到达巅峰;可是世事无常,从来变幻莫测,今日归来已是亡人,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从来都是世事无常!

袁承天随嘉庆皇帝进入慈宁宫,朝见恭慈太后,只是不知袁承天心中总是不安,七上八下有种说不出的预感,仿佛有危机就在眼前,无端又说不上来。嘉庆皇帝拜见恭慈太后便启身站立一旁,恭聆皇额娘圣训。可是恭慈太后却不加理会,寒光一闪见到了跪拜地上的袁承天和傅传书二人,不知为何并不让他二人起身,而是注视了傅传书好一会儿才悠悠说道:“傅统领先前皇帝待你不薄,你却失恩忘义投靠多铎王爷,共谋不轨之举,可说已是十恶不赦之罪!今时多铎亲王多行不义已自毙,本宫心想人已殁去,既往不咎,然则尔等却在其谋逆之时非但不加以劝阻,反而助纣为虐,杀害天下无辜生民实为可恶之极,虽为从犯然而其罪犹甚于首恶,本当罪不容诛……但是本宫念及你乃是昆仑派掌门,且先前亦有助朝廷缉拿天下乱党之功,所以法外开恩,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着于刑部勘问,俟后发落!”殿中有侍卫押解傅传书去刑部。袁承天知道掌门大师兄性命无忧,亦不能强加阻拦那样反而坏事。

恭慈太后见侍卫押解那傅传书出了宫殿,神色少霁,对袁承天温言以对:“袁少侠此次多亏你仗义出手,化解了一场大干戈,否则多杀人命于天道不合,本宫甚为欣然,又闻你与我皇儿情气相投,情交莫逆,本宫甚喜。今日便在宫中摆筵,你与皇帝可以把酒言欢!”恭慈太后旨意自然不能违拗,袁承天本不想在宫中多所停留,然则又不能公然违抗太旨的口偷,也只有勉为其难。

恭慈太后待袁承天在宫中执事太监的导引下去宫中别院走出慈宁宫,见皇帝也要走,偏悄悄地让他留下。嘉庆皇帝知遁皇额娘必有话说,便停步留下来。恭慈太后屏退左右宫女,见四下再无外人便让皇帝坐下,说道:“皇儿你看这袁少侠如何?”嘉庆皇帝不知恭慈太后意有何指?恭慈太后道:“皇上你要知道非我族人,其心必异!这也是先皇不重用汉人官员的原因所在,因为他们内心之中还是有反清复明的想法,虽然是极少数,然而却不可以等闲视之!虽然一经发现便予捕杀,然而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以咱们要除恶务尽,要知道他可是袁门少主——门下有三十万之众弟子,且又遍布于清国南七北六一十三省之中,可以说是危害极大!他们袁门的宗旨不就是标榜他们汉人反清复明,又说着什么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国’这可是岂有此理之事,竟然视我等为蛮夷,你说可气不可气?所以皇帝此次决不可以由他自去,因为放虎归山必有后患,所以……”嘉庆皇帝听恭慈太后这一番训话心中不由一动,心想:皇额娘要我杀害这袁兄弟,我岂能无情无义,这是决不可能的事!纵然忤逆惹得额娘生气我也不加害于袁兄弟,因为茫茫世上几人可为知己?

恭慈太后察颜观色岂有看不出皇帝的隐忧,只是并不说话,让他自去。俟皇帝去远,唤来贴身执事太监将一包药交于他,低低地说了些什么话。执事太监听了先是一惊,而后心领神会,只有点头为是,匆匆去了别院。

大内禁宫别院,灯火辉煌,竟将一座大殿照同白昼。皇帝、袁承天共自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际嘉庆皇帝也有些忘形,以筷击碟,不由说道:“千古英雄今何在?我辈慷慨笑古今。袁兄弟你说自古而今谁可算是大英雄?”袁承天道:“所谓英雄者不是莽夫之所为,乃是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人所为,不独为己乃是为天下生民所为!”嘉庆皇帝击节道:“好!记得唐人李青莲有诗《侠客行》,袁兄弟你可否也赋一首,以为唱合。”袁承天道:“才非所能!”嘉庆皇帝道:“袁兄弟行为之豪迈,盖过古今,你何妨赋一首如何?”袁承天见不能推却,便放下酒盏,长声道:“大梁门安在?侠客已不在!屠狗没英雄,令符震将军!龙行虎步在,长啸埋宇宙。赫赫功名在,长啸亦叹息!美人在幽谷,旦暮竟朝夕。不闻人语声,泉上有人知。当年暴秦在,天下多义士。长车博浪沙,铁椎击嬴政!可惜不成功,生死千金置!后来者更甚,渐离唱悲歌!燕国有太子,延请荆轲行。美人为君子,侠客为君子。座中白衣冠,一时悲歌鸣!萧萧易水寒,千年侠骨风!阙下谒君上,图穷刺秦王!剑贯长虹日,义不成功事。身死在他乡,烈烈千古名!后来无有者,闻者弹衣冠!”

嘉庆皇帝见这位袁承天此时义气风发,似乎有些忘形,大约是酒醉缘故!不再内敛,反而变得有些张狂,颇有傲视一切之慨!他将这《侠客行》诵将出来,自是豪气丛生,虽不及那青莲居士的诗,然则却别有一番英雄气慨。青莲居士的《侠客行》写的是古来侠客排难解纷,义所当为之举;而袁承天的《侠客行》却是歌诵古之侠客为国为民,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义气,殊不相同,所以似乎也不分轩轾!

其实这《侠客行》更合乎于他的身份,因为袁门的宗旨从来都不是为了个人恩怨,都是为了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所以是民族至上,大义担当!自然透着家国情怀!

嘉庆皇帝也是听得血脉贲张,心想:他们汉人从来都是肝胆昆仑,义有担当,虽然其间不乏行为宵小之辈,然而终究不是大势所趋,只是少数!想这袁兄弟真是有大担当的人,让人心生敬然,有当年袁督师之风范,果然不愧是袁门后人!只是他不忘初心,想要反清复明;虽然我与他情交莫逆,可是一事归一事,他决不会因私忘功,我又该当如何呢?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1978小农庄

我的1978小农庄

QQ群号1102731606远离城市喧嚣的小山村开起了一个小农庄这里有七八年十多块一瓶的茅台,有七八块的五粮液有机菜,有机鱼虾,有机煮羊肉,绿色环保味道好。本是中年离异失败男,转身成了悠闲农庄主。山村小农庄,名声远播。拖鞋汗衫芭蕉扇,晃晃悠悠一整天。ampldquo订餐,没的问题,排队amprdquo...

九转神龙诀

九转神龙诀

何谓强者?一念可碎星河!何谓弱者?一命如同蝼蚁!楚轩天纵奇才,为救父亲甘愿自废武魂,断绝前路!守孝三年,终得九转神龙诀,炼诸天星辰,踏万古青天,铸不朽神体!任你万般法门,我一剑皆可破之!剑气纵横十万里,一剑光寒三千界!楚轩我不问前尘,不求来生,只要这一世的轰轰烈烈!...

重生娱乐圈:盛宠隐婚影后

重生娱乐圈:盛宠隐婚影后

萌宝来袭,宠文爽文,身心干净1v1这是一部娱乐圈双重生文,男女主重归于好,抱着萌娃秀尽恩爱撒尽狗粮的故事。粉丝眼里的靳绍煜性子清冷不善交流无欲无求这年头,怎么能连个微博都没有?一众迷妹实在为他的终身大事而发愁。后来,她们抓狂了,靳影帝不仅不是孤身一人,媳妇还是国民女神?纳尼?还怀孕了?高冷的靳影帝...

从秦时开始打怪升级

从秦时开始打怪升级

QQ阅读一组签约作品为了青青草原的特色羊肉火锅,洛远踏上了征服诸天万界的道路秦时明月,他救下胡夫人和胡美人,收嬴政为徒打造史上最强秦始皇斗罗大陆,他帮小舞化形,击杀千道流统治武魂殿斗破苍穹,他帮助美杜莎姐妹带领蛇人族走出塔戈尔沙漠,帮古薰儿复仇秒杀古元制霸斗气大陆画江湖之不良人,他忽悠李星...

打脸之王

打脸之王

一个苦逼的小屌丝,无意中买了一个智能软件,啥是天才,一看就会,金钱,赚到手软,美女,我不稀罕,且看一个小屌丝的逆袭之路。...

明末争鼎

明末争鼎

明朝末年,征战天下,江山美人,收入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