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四章 戚家军白杆军(第1页)

在朱由检手中、这是一份户部关于辽东军饷的财报,但其中的内容却让人瞠目结舌。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自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到泰昌元年九月,支出1051万5723两。

算下来,就是30个月,平均每个月35万两的支出。

按照边军兵一员、年12两,而在京卫所无家小者仅有5。6两的军饷来算,仅仅辽东一镇,每个月支出的军饷就能养35万大军。

当然、军饷不能这么算,毕竟培养新军的各种装备是十分昂贵的。

按照《纪效新书》中培养三个车营需要10万两白银来算,一个车营三千人、三个车营九千人,那么每年十万两的支出并不高。

每个月35万两,一年就是420万两,哪怕考虑到通货膨胀,物价翻倍,但420万两,也足够养21个车营,也就是63000名新军。

这还是用戚继光的标准来培养的新军。

如果这样的军队出现在辽东战场上,别说能不能守住辽东,就连建奴的祖坟都能给他扬了!

花了上千万两银子,却培养出了一支无法和后金正面野战的军队,朱由检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他当然知道为什么会花费这么多钱,原因只有两个字“粮食”。

辽东自从高淮乱辽之后,辽人对明朝普遍不信任,宁可投靠蒙古和女真,也不愿意在辽东屯垦。

这是万历留下的锅,这件事情导致了辽人北逃,三百万辽人无法养活定额军队只有六万的辽东镇。

辽东没有足够的地方财政养活军队,就只能靠其他地方转移支付,而这个目标就放到了皇帝的内帑,也就是内承运库上。

自从努尔哈赤起兵后,明朝在辽东镇投入的银两,等于其他八镇加京营的总和。

这四百万两的缺口,只有靠皇帝的内帑填补。

明朝皇帝的内帑,每年收入是六百万两,占据明朝财政的30%。

不过内库大多数时候都需要补贴朝廷,例如朱由检老爹朱常洛刚上台就从内帑拨两百万两填补九边军饷。

可这样操作后,却需要户部和兵部再拿出一笔钱去买粮食,只因为明末的低温期,北方粮食产能不足。

同一时间,辽东一石粮食一两,南方江浙一带或许才四五百文,湖广只有三百多文。

那漕粮走漕运,还要被官员小吏拦吃卡拿,三百多文的粮食运到北方,价格飙涨。

熊廷弼麾下的辽东镇,每年所用420万两,有近三分之一都是花在了粮食上。

解决的办法也有,那就是直接从湖广买粮,沿长江走海运直接抵达辽东。

但没有人会这么做,也没有人敢这么做。

表面上,言官们说的是漕运两岸百万民夫需要漕运讨生活。

实际上、这里面可以贪污的银子,是每年数以百万计了。

崇祯时期就有一个沈廷扬主张走海运,前期也为北方省下了几十万两,不过那是崇祯已经把官员杀怕的情况下。

并且就算如此,沈廷扬还是遭遇到了天津卫、山东等地的官员威胁。

朱由检知道这事情怎么做,但是他却不能自己做,而且他也没有信得过的官员去做。

沈廷扬眼下不过是一个还在家中苦读的学子,朱由检也没有办法让他去做这件事。

热门小说推荐
隐婚99天:首席,请矜持

隐婚99天:首席,请矜持

明面上,他是忠心为国的冷情帝少,暗地里,他是叱咤风云的神秘君主。她步步算计,骗光了他的所有第一次,留下所有财产逃之夭夭。谁知第二天,她被人架着刀子上了教堂。他高调宣布要么嫁,要么死。嫁嫁嫁!我嫁还不行吗!重生宠文爽文老书99次离婚厉少,请低调...

异能寻宝家

异能寻宝家

与世无争,与人无忧,碧天海阔的海岛,广阔无边的牧场,历史沉淀的庄园,没事考考古,发掘发掘史前文明,没事修修仙,畅游天地之间...

洪主

洪主

大江东去,洗不尽人族英雄血。自六千年前成阳大帝起兵,这天下,便是我人族天下。公布一下书友群,欢迎大家加入仙宫778665933(需1000粉丝值)...

红楼春

红楼春

隆安五年,二世为人的贾蔷为保清白身,从虎狼之巢宁国府夺命而逃,自此,一名万年工科单身狗,迎来了他在红楼世界的春天群号舵主一群三七九,三零三,零七六(已满)舵主二群七二九,八二一,六零五(已满)舵主三群一零六,一八八,零七八零普群一一三,五五七,五三零二...

香祖

香祖

食肉者勇,食谷者智,食气者寿,不食者不死,食香者何如焉?自古以来,凡民燔柴烧香,祭祀祈祷,莫不以香为引,李柃善制香,本为凡世手艺,万万没想到,竟因天赋异禀食香炼魂,凭此开创一方道途,成就香祖。交流群42355392...

帝王燕:王妃有药

帝王燕:王妃有药

她是绝世无双的药学天才,手握药王宝鼎,一朝穿越,竟成御药房最卑微的小药奴。医师刁难,公主欺辱,连未婚夫都上门要退婚?不怕,药鼎在手,天下我有。顶级药方信手拈,珍稀药材随手拿,惩刁奴,斗细作,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