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2章 日月长照鲜血满地(第1页)

第62章日月长照鲜血满地

刀把村外。

战旗猎猎,演兵场内,健卒如墙似壁,铁叉如林寒光耀眼。

每百人为一小队,执旗一,二十七个不大的方阵荡起漫天肃杀之气。

两千七百名手持锐叉的汉子第一次穿上制式军装,肃然而立。所谓的制式军装就是土黄色的半褂,这种在农村很寻常的衣物是附近村子里的女人们辛苦赶制。唯一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土黄的半褂子上镶了一道通体的红边,从左肩一直贯穿到右肋。

殷红赤艳,宛如一道血线。

位列两翼的是两百余骑马步兵,人雄马壮,说不出的威风煞气。作为单列出来的马步营指挥路丙寅,也是个老行伍了,都被这肃杀的金朔之气感染,胸中自豪难以言表:果然是强兵呐,当年两辽精锐也算是大明至强之兵,也不曾见过如此的煞气。

成军组伍,乃世间至阳至刚的大事。按照规矩,四尺高的土台上只有李四一人挺胸而立,就算是身份尊崇的太子也要站在下面观看,非有令不得上台。

直到李四示意,太子才登台。

行罢了君臣之礼,然后太子带崇祯先皇授予军旗、置制等。紧接着太子公主等并一众文官拜帅拜旗。

礼毕之后,大明太子才算是这支武力名义上的最高领袖,而叉子队也有了名正言顺的身份——大明赴死军。

四尺高的土台上只余下李四和杨廷麟二人,按例李四还要微微靠后半个身子,以示对这个已经不存在的朝廷的敬重。

杨廷麟,半生都是埋首于书卷之中,何曾见过如此场面?精通圣人教诲满怀报效朝廷之心的杨廷麟也曾做过潮河监军,可眼前所见到的悍勇健卒又怎么是潮河那些窝囊废所能比之万一?

断续存亡之际,能有如此精诚虎贲,大明或许真的还有一线之机吧。

“我大明河山倾覆半数,先皇以身殉国,万民慌慌……”

“闯贼入寇,满鞑略京,我大明神器遍染腥膻……”在几句话交代完当前形势之后,杨廷麟已是泪流满面:“自三代有礼以来,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三千年未闻有剃发改服之辱。而今闯贼并满鞑祸乱社稷,致使河山蒙羞太子蒙尘……而今,”杨廷麟语气忽然一顿,强行压制下澎湃的心绪,再也没有读书人的斯文,带着脸上的泪水尖声大叫:“大明最后一线希望就附在诸君钢叉之上,我华夏荣辱就附在诸君钢叉之上……”

说着说着,杨廷麟已是泣不成声,对这台下的汉子们行个大礼:“我代天下百姓,代先皇代太子拜军了。”

大明素来就有太监监军的惯例,而这些没了根子的太监总是作威作福的克扣军饷恶待士卒,所以监军一职很不讨人喜欢。杨廷麟也知道这一点,拍着胸脯子指天盟誓:“若我杨廷麟贪墨一丝一线,诸军可随意斩我,任人不得加罪;若我杨廷麟恶待一兵一卒,亦可就地斩我,有功无罪……”

“杨廷麟果然是先皇精选,如此监军……不易了,希望他的良苦用心能收拢一些士气民心吧,”台下默不作声的长平公主暗赞杨廷麟一声:“要不然整个赴死军都是李四一手打造,这个所谓的监军完全就是象征性质,哎,太子能够使用的手段也只有这些了。”

对于赴死军来说,李四拥有绝对的掌控力,这一点任何人无法改变。

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希望这些敢死之士有感于朝廷的恩惠,大起报效之心,能够更多的往“朝廷”这边靠拢。

现在的大明朝也就剩下崇祯的几个遗孤和百十侍卫,要钱无钱要势无势,唯一能够拿的出手的也就是一些虚高的功名和精忠勤王的口号。

要想拉拢将士,光靠那几张连印玺也没有的告身和几句口号肯定是不够的,剩下的就看杨廷麟这个监军的个人能力了。否则的话,赴死军依旧是李四的私人武装,太子依旧是被完全架空。

李四身系所有人的希望,是整个队伍的核心灵魂,小小的校典之职肯定不够。而太子等人也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赏赐,只能把职衔尽可能的往高处加。

李四李校典受先皇托孤托国之重,又在乱军之中救大明血脉而出,如今又要率军民拱卫太子南下,一个“忠”肯定是跑不了的。

授爵三等忠诚伯,实领兵部做侍郎衔就是李四新鲜出炉的官位和封号。当然这些高的离谱的官职都是虚的,还要等太子登基之后实授才能生效。

热门小说推荐
帝国总裁的天价逃妻

帝国总裁的天价逃妻

她被小三陷害进错房睡错人,招惹上腹黑又护短的男人,从此开启宠上天的霸道模式。新婚丈夫不信她,男人直接开天价让她离婚,还对渣男说从今天开始,你得乖乖管她叫舅妈男上司对她图谋不轨,他直接吩咐那只手给我碰的,就把那只手给我废了!她回家抱怨上班太辛苦,他直接搂过来,宠溺地说道正好回家给我生孩子,一个不够,...

太古狂魔

太古狂魔

一名身缠七彩恶龙肩扛古老石棺的白发青年,仰望高高在上的诸天至尊万古道祖,淡淡道诸位,我说我这石棺葬过天,你们信么?...

回到明朝做昏君

回到明朝做昏君

穿越大明朝,成为了木匠皇帝朱由校,那个,我躲在后面,背黑锅我来,送死你们去。书友群645915254全订者可私聊管理加vip群。新书回到明朝做仁君已发,求收藏求投资求月票!...

世子很凶

世子很凶

世如棋,人如子。庙堂尔虞我诈,江湖爱恨情仇,市井喜怒哀乐,无非是一颗颗棋子,在棋盘上串联交织,迸发出的点点火光。昭鸿年间,坊间盛传有藩王窥伺金殿上那张龙椅,皇帝召各路藩王世子入京求学,实为质子。许不令身为肃王世子,天子脚下,本该谨言慎行‘藏拙自污’。结果群众许世子德才兼备,实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许不...

风水师笔记

风水师笔记

继承了胡半仙爷爷的工作之后,我走上了风水师的道路,全村人的红白喜事都由我操持。风水说白了就是为活人找阳宅,为死人找阴宅,在做风水师这些年,我都会记录下我遇到的每一件奇事怪事。故事的开头从那头水猴子说起新书窃玉。希望喜欢我的朋友支持一下。地址httpwwwheiyancombook5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