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十九章 盐铺出事(第1页)

“本王问你们,当初你们任司农官时,最好年景里,大禹朝百姓亩产稻米是多少斤?”梁老王爷看着三位司农官说道。

“回王爷的话,下官记得应是圣祖爷在位时刻州司农官上报的亩产七百斤,目前还无有超越。”一位司农官回想一下说道。

“亩产七百斤,那将是老黄历了,你可知意丫头在永岭这种贫瘠的山地还是严寒的冬日栽种的三分水稻是多少斤!”就是现在梁老王爷每每回想起山中稻米丰收时的产量,自己还会忍不出大笑几声。

三位司农官不解地互相看了看,皇帝请他们重新出仕的时候,只说梁老王爷在永岭发现一种高产稻米,让他们来这里学会栽种之法,然后惠及天下万民。能种出高产粮食可是每一位司农官毕生的追求,更能流芳百世,现在天上就掉下这样一个好机会在他们面前,因此不顾年迈路远,三位老先生跋山涉水来到这里,只当这是入土之前做得最后一件大事。

“是七百一十六斤!”梁老王爷盯着三人看到,而听到这个数字,三位老司农全都惊愕地睁大了双眼。

“这不可能!”三位老司农同时惊呼出声,三分地的产量就抵得上大禹朝最好年景一亩地的产量,这也太惊人了。

“怎么不可能!是本王亲眼所见,从稻种栽下到丰收,本王一直都在,如今一半稻种已经送往京城皇上那里,另外一半在本王这里,这高产稻可不是谁都会种的,不然皇上也不会让你们特意来永岭了,不要小看别人,哪怕那人是个孩子。”梁老王爷语重心长地说道。

“王爷,可否让下官等人看一看这高产稻种?”三位司农官眼中露出希冀的光来。

“大宽,拿来让他们瞧瞧!”梁老王爷吩咐高大宽去把珍藏的高产稻种拿了出来。

稻种一拿出来,三位司农官立即就围了上去,打开麻袋一看,里面的稻种粒大饱满,乃是最好的上等稻。

“王爷,不知这罗五姑娘是从何处得来的这稻种,又是师承何人学来的这栽种之法呢?”虽然心中对罗云意这个小姑娘还存有怀疑,但三位司农官最在意的还是能不能种出高产的粮食,让大禹朝的百姓不再饿肚子。

“意丫头乃是一位海外高人的弟子,其他的你们不必多问,只需要跟着她好好学习种田之法,另外,她让人制作出来的农具精巧好用,也是你们应该用心学习的地方。”梁老王爷见三位老司农官没有固执己见,对他们的态度就好了些。

“王爷,之前是下官三人没有了解清楚便对罗五姑娘有些误解,现在我们愿意跟着她学习种植高产粮食,只是——”头发胡子早已经花白的老司农为难地看了一眼梁老王爷,“只是,罗五姑娘似乎嫌弃我等老迈,不愿意和我们多说。”

“本王也没想到皇上会请你们三位老臣来这里,意丫头的嫌弃是有道理的,就是本王跟着她学习种田也要亲自劳作,你们这腿脚还没有本王灵便,她如何带着你们在田间地头穿梭。”别说罗云意嫌弃,就是梁老王爷都觉得面前这三位不太行。

“王爷,为了天下百姓,我等不惧任何困难,不过下官等人也不能耽误皇上和王爷的大事,下官虽已经不在朝堂,但是司农司还有我的徒弟在,待会儿下官就给皇上写个折子,请他派我徒弟来这里。”

司农司是大禹朝户部下属的一个清水衙门,只负责教百姓稼穑之事,而且一向都是师父带徒弟,与那些整日里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部门不同,司农司上下一心很是团结,三位老司农也是多年好友,他们的徒子徒孙如今都在司农司里担任不同品级的司农官。

既然罗云意嫌弃他们老迈不中用,那就让他们那些年轻力壮的徒子徒孙过来一同学习这种植高产粮食之法,说不定整个司农司都会在大禹朝的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行了,你们就专心和意丫头一起春耕吧,她现在是皇上亲封的从五品司农官,也是你们司农司的人,其他的事情本王来办!”看来还得向皇帝再要一些可用之人。

“是,王爷!”司农司一向维护自己人,三位老司农也决定摒弃偏见和罗云意相处一段时间看看,虽说梁老王爷不让他们给皇帝写折子,但他们可以给自己的徒弟徒孙去封信,让他们重视永岭之行。

于是,罗云意很快发现三位老司农官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而且天刚蒙蒙亮就跟着大家一起下田耕作,遇到疑惑之处也会不耻下问,甚至三个人强撑着用割草机割草,还专门跑到她身边询问铧式犁的锻造方法。

罗云意见他们诚心下问,眼中也少了对自己的轻视,自己对他们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毫无保留地将一些种植之法告诉了他们,四个人竟越相处越投机。

“意姐儿,这稻种都是春天种下,秋天收获,你是怎么在秋冬交替之际栽种又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收获的呢?”这天,三位老司农跟着罗云意来到村外的田边,其中年纪最大的那位老司农问道。

“祝伯,以前种庄稼讲究时令,比如《齐民要术》中说道‘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选地欲近上流。地无良薄,水清则稻美也。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可见,种水稻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过要想提高粮食的产量,稻种很关键,有些稻种是可以一年两种甚至一年三种的。其实,我们种庄稼是可以打破时令的限制的,就像山里的那些温室大棚,冬天也可以种出新鲜的蔬菜,粮食也能如此,只要有适宜的温度、日照和水分,它们就能开花结果。”罗云意解释道。

“《齐民要术》是何书?怎么从未听闻过?这天下还有稻种能一年三种?”被罗云意称为祝伯的老司农讶异地问道,司农司里汇集了天下有关农事的书册典籍,但他从未听过《齐民要术》这本书。

“《齐民要术》是一本较为完整的农书,里面记载了有关耕田、养畜、蚕桑、酿造、治荒等等有关的内容,可是上古五大农书之首。”罗云意笑着说道。

“上古五大农书?”三位老司农面面相觑,他们怎么从未听过,可一时又不好意思拉下脸皮问罗云意手中现在可有这本书,听她之言,这上古农书她定是看过的。

“没错,这上古五大农书——”罗云意正打算给三个人好好讲讲这五本书,却看到通往村里的路上有一人一骑飞驰而来,很快就到了她跟前停下,“莫管家,你不是回京了?”

“五姑娘,我正是从京里而来,小王爷可在?”莫三脸上看着有焦急之色。

“叶染修和我四哥他们在帮忙打井呢,有什么急事吗?”罗云意问道。

“五姑娘,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回去说吧!”莫三看了一眼站在罗云意身边的三位司农官。

热门小说推荐
斗破之最强老公

斗破之最强老公

斗破苍穹里,他笑着对纳兰嫣然说弱水纵有三千里,我也只取你一瓢!...

阴阳鬼厨

阴阳鬼厨

传说中,世间的某处,有家不起眼的饭店,白天给人做饭,晚上嘛,给鬼做饭。美女,想一夜变苗条么,请来碗皮蛋瘦鬼粥。先生,想不劳而获么,吃了这盘清炒赌鬼四季豆,让你变身赌圣。想一招降服败家娘们吗?香辣吝啬鬼,你值得拥有。什么,你是来治肾虚的?请干了这碗色鬼壮阳汤。什么,你想报复上司?倒霉鬼汉堡,谁用谁知道。欢迎光临阴阳饭店,客官,里边请阴阳鬼厨书友群612891142...

末世男在七零

末世男在七零

Ps今天晚上会早点更新,二更在2点我奶极品中的战斗机,重男轻女天天想着算计女主一家来补贴她大儿子大孙子。爹娘计算着怎么压榨全家,把堂姐卖了,给儿子送去念书,盖房子,娶媳妇。上头七个姐姐都是扶弟狂魔,叔叔婶婶还在拼命生,心心念念都是生儿子,女主还在三婶肚子里。从末世而来,三观不太正的某人,万万没想到还有比自己无耻的家人,太棒了,所以他都不用下地干活了。还好他精神力跟了过来,第一天,李家的宝贝蛋跟娘斗智斗勇,先把奶断了。第二天,三岁看老,李家的孩子以后一定没出息,结果李家的小崽子指挥他爹带着木盆到了河边,对着河面嗷嗷几声,一条大鱼就跳进木盆。第三天,一大帮熊孩子都带着自己的家当,对着大河练嗓,仔细听,都是嗷嗷叫肉肉肉,不相邪又觉得丢面的大人,三更半夜的出来试一试。李寡妇横眉,全都是傻逼,当谁都有她孙子的福气啊!喜欢看年代文的小姐姐可以收藏我的专栏预收文①穿越在七零末~所有人都觉得知青回城后,会抛弃妻女,他就不预收文②八十年代之我是军嫂~鲤鱼精报恩,一心阻止婆家发财穿成极品奶奶~她只能静静地修真,为什么儿子戏这么多...

医统花都

医统花都

医圣传人回归都市!他武功卓绝,崇尚暴力,拳头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他医术超群,针灸无双,小小银针足以起死回生。他算命卜卦,无所不能,成为无数绝色美女的梦中...

大明从慎重开始

大明从慎重开始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

下堂王妃驯夫记

下堂王妃驯夫记

他是东临齐王,曾经叱咤沙场的战神,一场战事一个阴谋毁了他的骄傲她是安庆大将之女,一场背叛一场退婚毁了她的声名。一场上位者不怀好意的赐婚把本不该有交集的两个人硬生生凑到了一起,她一心保护好自己,但她只考虑到要怎么在那个男人眼皮底下安然脱身,却从未想过若是在那个男人那里丢了心该怎么办。她知道她无论如何不能替代他心中的那人,她只想他好好的。她倾尽所有的付出好不容易换来他一丝的怜惜,却在另一个女子的算计中一点点被磨光,她的心也在一次一次的伤害中渐渐冷了,之后他更是轻易被人挑唆认定她不衷,她终于心死离开,放两人自由。可总有人不愿放过她,想夺她性命永绝后患,多年后她再次回来时,又会书写怎样的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