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我看来,作为一名军人,他最大的荣耀就是戎马一生。如今我大明烽烟四起,蒙古、倭国等外敌虎视眈眈,白莲教等内患也是愈演愈烈,正是麻总兵这样的将领,大显身手的时候。”
对于钟南的话,麻贵一直用心倾听,虽然并没有说话,可是看样子当是认同的。
“虽然麻总兵受了些许委屈,可是那不代表朝廷和圣上,对你有所不满,那样做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堵住言官们的嘴而已。还希望麻总兵不要有所介怀啊!”
“这个我倒是能理解。”麻贵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麻总兵,我希望你能尽快转变思想。因为,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一场大杖,等着你去打。”
“大仗?和谁?蒙古人吗?”麻贵有些疑惑。
“这个不重要。不管是谁,打怕他们就可以了,对吧,麻总兵?”钟南呵呵一笑。
“侍郎大人说得不错。我这三十多年,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不少,虽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可是更多的时候,也要‘以我为主’啊。只要我们足够强大,哪里需要去管他是蒙古人、倭国人还是女真人,他们若是胆敢进犯,定然打得其屁滚尿流!”麻贵说得很霸气。
“对,我就欣赏麻总兵的这份自信,咱们做将领的,没这点信心还真不行。”钟南由衷赞赏到。
两人有些相见恨晚。麻贵没想到对方如此高看于他,虽说九边总兵和兵部右侍郎,官阶同为正三品,可一个是武官,一个是文官,两者不可同日而语。真要是较起真来,钟南可以分分钟教他做人。
麻贵是回族人,在汉人为主的大明朝廷,多少有些格格不入。再加上他并没有什么后台,是以虽然大家都说“东李西麻”,可是麻贵的心底却是清楚的:“东李”可以说是名不虚传,“西麻”则多少有些名不副实。
为什么这么说呢?
李成梁父子虽然也是朝鲜后裔,但是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迁入了内地,经过好几百年的进化,早已没有多少朝鲜血统了。
何况,张居正在世之时,对李成梁颇为倚重,李成梁便借着这个机会,将辽东经营成了铁板一块。是以,李成梁私底下还被人称作为“辽东王”,由此可见李氏一门的强大。
麻贵则不同,他是地地道道的回人。麻氏一门,也只是最近十多年才渐有声名,加上朝廷中并没有什么大人物,对麻氏将领有所偏爱,所以麻贵才会轻易地被言官弹劾下台。
其实麻贵一直想学戚继光和李成梁,在朝廷中找到一座靠山,这样不仅能够壮*氏一门的实力,遇到言官弹劾之时,也不至于束手就擒。
不过,大明“以文治国”,文官打心底看不起武官,像张居正那种眼界非凡之人,堪比凤毛麟角。麻贵就是想找文官做靠山,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人。
只是张居正死后,整个朝廷上下,就再也找不到前首辅大人那样的人了,所以才会发生前不久的“蓟州兵变”事件。
麻贵本以为,振兴麻氏一门再无希望,哪知钟南却在这个时刻,来到了山西。
对于钟南这位兵部右侍郎,麻贵一直多有关注。这样以一位能既能懂武官的心酸,又极受皇帝恩宠的人物,仿佛是为麻贵天生定制的一般。如今钟南既然主动上门,麻贵反复思考之后,觉得万万不能错过此次机会。
“侍郎大人,这次我要是能再上战场,定不会忘记大人的恩情的。”说到最后,麻贵表达了投靠之意。
“放心吧,跟着我,麻总兵肯定不会少了累积战功的机会的。”钟南给对方吃了一颗定心丸。
“大人,请恕我愚钝,没见哪里有大仗要打啊?”
“麻总兵,先不要急,就这几个月,这场大仗就会来的。”
的确如钟南所料,丰臣秀吉正在厉兵秣马,为再次进犯朝鲜做准备。
四月初,朝鲜国王李昖向丰臣秀吉去信,表达了对倭国增兵釜山的不满。收到信后,丰臣秀吉干脆撕破了脸,不但没有撤回增加到釜山的预备队,还再次集结了十二万大军,赶赴朝鲜。
十四万陆军(加上釜山的两万预备队),外加七千余水军,丰臣秀吉双管齐下,兵锋直指朝鲜。
...
☆☆☆本书简介☆☆☆平淡无奇的婚姻,让她忍不住出轨。丈夫移情别恋,婆婆百般刁难,年轻的男人又热情体贴,她难以抗拒...
九皇叔,他们说我丑得惊天动地配不上你。揍他!九皇叔,他们说我行为粗鲁不懂礼仪还食量惊人。吃他家大米了吗?九皇叔,她们羡慕我妒忌我还想杀了我。九王爷一怒为红颜本王的女人,谁敢动!一不小心入了九皇叔怀,不想,从此开挂,攀上人生巅峰!...
一眼看富贵,两眼断生死。从看出女神有灾祸开始,李十一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死亡之路。...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重来一次当然是选择有钱又有权的摄政王,重生后自带医毒系统的她,人生名言就是你善我医,你恶我毒...
PS新书阴曹地府活人只有我自己求支持。黑暗与诡秘,阴影与不祥。是谁在背后低语呢喃?恐怖复苏,绝望的故事之种于此生根发芽!我从诡秘中醒来,驾驭故事,化身灾劫。我是苏无,字无法。无法即无天,是为劫,亦为天灾,源自万物成空。无法无天,天灾苏无空!我要让唐僧,至此而回!吴承恩执笔沉思苏无空,孙悟空??这个西游有点...